号: 003138777/202112-00023 信息分类: 部门文件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21-12-20
生效日期: 2021-12-20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黄健﹝2021﹞3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关于印发黄山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作者:市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1-12-20 10:26 信息来源:黄山市体育局 阅读次数:

 

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县(区)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各县(区)体育行政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黄山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黄山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

                       20211220

 

黄山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全民健身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是广大群众增强体质、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十三五”时期,黄山市全民健身体系不断完善,健身场地设施明显改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基本健全,健身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十四五”时期,为推进健康黄山建设、加快体育强市建设,为黄山市市民创造更高品质生活,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 年)》以及《健康安徽2030规划纲要》,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积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立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提高全民健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丰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健身需求。

(二)发展目标

2025年,基本建成与体育强市和健康黄山相适应的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全覆盖,完善场馆体系和社区15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8平方米,推进社会足球场地、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等全民健身公共智能健身场馆和智能体育公园的升级建造,实现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1块。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全市县级以上体育协会、俱乐部160个。推进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建设,实现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常态化、便民化,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2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2%,国民体质合格率超过92%

二、主要任务

(一)补齐短板,健全体育健身设施体系

实施黄山市全民健身设施五年补短板行动,丰富和完善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严格落实国家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套全民健身设施标准,推进乡镇、行政村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升级改造,积极推动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地、健身步道建设,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和15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争创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因地制宜,利用厂房、建筑屋顶等空间,建设类型丰富的“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加强公共滑冰场等场地场所建设,推行小型体育场地设施普惠工程;统筹学校和社会资源,优先在学校、居民区及其周边建设体育场馆新建项目,推进社区“365健身空间”标准化建设;打造市、县(区)步道系统和自行车路网;加快适儿化、适老化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动智能化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到2025年,建成350个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新(改扩)建10个体育公园,新(改)建步道、绿道1000公里以上,开发利用徽州古道200公里以上,新增配置智能健身器材等智能设施设备的智慧健身设施不少于20处,信息化数字升级改造公共体育场馆不少于8个。

(二)发扬特色,丰富全民健身项目内容

以“全民健身 健康黄山”为主题,以举办体育赛事活动为有效途径,实现市、县(区)、街镇三级联动,构建“品牌赛事+区县特色”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引导群众参与健身,培育黄山全民健身氛围。发展健身走、骑行、越野、武术、球类、广场舞、工间操等项目,积极开展山水、冰雪等时尚运动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高群众参与度。统筹考虑开展全龄人群体育活动,加大对特殊人群的健身服务供给。结合黄山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开展健身气功、武术、门球等单项全民健身赛事,举办民俗体育赛事,开发乡村振兴体育赛事活动,积极参加长三角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共同培育杭州都市圈等区域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实现年均举办全民健身各类活动800场。

(三)加强建设,提升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推进市、县(区)两级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建设,实现儿童、成人、老人等覆盖全人群的体质监测常态化,定期与不定期为市民系统地进行体质测试,年均监测人数达8000人。建立黄山市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分批试点、逐步实现市民体质测试数据与健康档案数据共享,推动体质监测成果向科学健身转化。依托国民体质监测网络体系,结合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与运动健身促进服务,提高健身指导服务水平。配足配齐社会体育指导员,推进晨晚练点健身队伍、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科学健身指导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考评制度,每年对全市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评选表彰。积极引导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建设,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与保障机制,发展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科研人员、专业社工等积极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到2025年,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2.5名。

(四)科学管理,发展各类体育健身组织

大力发展体育类社会组织,壮大各级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社区健身团队等组织,重点培育扶持晨晚练点等在基层开展体育活动的基层社会组织,建立遍布城乡、规范有序的全民体育健身组织网络。推进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体育总会,加强基层组织及活动数据统计工作。落实资金扶持、政府采购服务等帮扶政策,激发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活力。建立健全体育社会组织的评估和管理办法,推进体育社会组织社会化、实体化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增强社团组织的社会服务水平,提高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和水平。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的青少年体育组织体系。

(五)协调协同,推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

坚持“大体育观”和“大健康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全民健身事业融入黄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作用,以新安医学和运动康养为特色促进“体医融合”。以立德树人、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为目标推进“体教融合”。以丰富体育旅游产品为载体发展“体旅融合”。以举办“绿水青山”运动会等赛事活动为平台推动“体绿融合”,整合各方资源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黄山市公共体育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鼓励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体育场地设施方面的应用,依托“黄山智慧体育平台”探索建立系统完备的全民健身大数据库,推进全民健身信息、数据资源开发和利用,提升体育智慧化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智能化、便民化、生活化的全民健身服务新体验。

(六)激发活力,促进健身产业提质增效

普及日常体育锻炼,引导消费者形成体育爱好与消费习惯,营造良好的体育消费氛围。重点支持消费引领性强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大力发展健身休闲消费。放宽体育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鼓励大型体育赛事充分进行市场开发。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削减体育产业项目相关审批事项,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延伸拓展体育产业链,坚持以供给为引领,技术升级为导向,打造多样化户外休闲产业集群,完善山地、森林、低空、水上户外运动基地立体网络建设。

(七)积极宣传,巩固全民健身文化建设

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宣传推广“健康端口前移”、“运动健身治未病”、“运动是良医”、“体育锻炼让健康寿命更长”等理念,引导人们树立体育健康观。以重大体育赛事、各种体育活动及公益活动为抓手,加强全民健身活动的社会宣传,开展“终身体育”教育,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加快形成家庭体育的社会支持网络,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家庭体育服务资源,依托社区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公园等设施为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及家庭提供健身指导等配套服务,让体育锻炼成为市民普遍生活方式。

(八)强化引导,关注重点人群健身开展

挖掘推广针对不同身体状况、体质健康状况、年龄阶段人群的运动健身方法。鼓励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常态化开展职工体育活动,推广普及工间操。根据职业人群特性,结合个人特色,制定针对性运动建议。鼓励青少年、职工、老年人、残障人、农民和少数民族等重点人群积极参与锻炼,营造自觉锻炼、主动健身、追求健康的社会新风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把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纳入黄山市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树立“大体育”和“大健康”理念,建立部门联动、责任明确、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

(二)健全协同机制

健全政府主导的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发挥多部门协同优势,加强体育与教育、养老、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领域融合。加强与杭州都市圈群众体育联盟城市体育协会组织交流合作,促进民间体育交流活动经常性和深层次开展。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全民健身评价机制,更好调动企业、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城乡居民等参与全民健身治理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和社会公众多方共同参与治理全民健身的局面。加强全民健身法治建设,强化全民健身法治观念,完善全民健身法治实施体系,加强全民健身领域各项政策法规执行力度。

(三)构建保障格局

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市、县(区)人民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增加财政资金预算,保障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支出。提高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比例,全民健身保持与其他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经费同步增长。充分发挥杭州都市圈群众体育联盟作用,在人、财、物等方面与联盟城市展开合作。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经费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多元投入全民健身事业的新格局。

(四)建设人才队伍

扩大全民健身人才队伍规模,畅通各类培养渠道,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人才培养,形成多元化的全民健身人才培养体系和科学评价机制。推进杭州都市圈人才交流与合作,加强在全民健身服务、科学健身指导等领域优秀人才的选拔交流和联合培养。创新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人才培训中的作用,优化全民健身人才结构,加强健身指导、组织管理、志愿服务等各类人才的培养和供给。

(五)实施绩效评估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将全民健身重点工作情况纳入体育强市等创建指标与评估体系。落实体育场馆设施、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等安全保障措施,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将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情况等纳入监督评价体系,跟踪分析实施进展,在全市体育系统形成安全有序、狠抓落实的良好局面,确保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目标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