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黄山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黄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黄山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黄山市体育局 黄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2月 14日
黄山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为统筹“十四五”期间体育发展各项工作,加快体育强市建设,根据《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安徽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部署,结合黄山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时期黄山市体育发展背景
(一)“十三五”主要成就
全民健身体系不断完善。以“全民健身,健康黄山”为主题,黄山市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十三五”期间,全市年均举办各类大中型体育活动300余次,参与人数达40万人次,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明显改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6 平方米。社会体育组织发展迅速,实现市、县(区)两级体育总会全覆盖,县级以上体育协会、俱乐部达到143个。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6762人,科学指导运动健身。建成黄山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县(区)国民体质监测站实现全覆盖。
竞技体育水平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吕秀芝获得全国竞走大奖赛(太仓站)暨亚运会竞走选拔赛女子成年组20公里冠军、里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季军,实现了黄山市奥运奖牌零的突破。王丽获得雅加达亚运会龙舟女子200米冠军,为安徽运动员在本届亚运会上夺得首枚金牌。在省十四运会上,黄山市代表团共获得金牌29.975枚、银牌10枚、铜牌9枚,取得“金牌总数、团体总分超上届,金牌总数排名位次前进一位”的良好成绩。
青少年体育强基固本。“十三五”期间,黄山市大力实施“青少年体质强健工程”和“青少年体育塔基工程”,共创建10所省级、19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0所市级足球特色体育传统项目学校,4家国家级、8家省级、17家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个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1个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工作,与市教育局共同办赛,每年度举办全市青少年体育联赛10项以上,联合举办足球夏令营等青少年体育活动,初步形成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与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十三五”期间,黄山市体育产业发展成果丰硕,成功入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体育赛事蓬勃发展,创新举办中国黄山绿水青山运动会,成功举办全国竞走奥运会选拔赛、全国游泳锦标赛、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活动,集中打造中国黄山·登山、骑行、论剑、越野、水上五大自主品牌精品系列赛事。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共有4个县(区)入选皖南(县域)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5个项目入选全国优选体育产业项目名录、1个案例入选国家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共有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1个、全国汽车自驾运动五星级营地1个、全国汽车自驾运动营地15个,省级体育旅游产业基地6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2个、省级体育特色小镇1个、省级体育生态公园3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个。“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在全市经济贡献率显著上升,共销售体育彩票9.19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 2%以上。
(二)“十四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发展机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开端,国家积极推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安徽省不断加快体育强省建设和促进居民运动休闲消费,为黄山市体育发展提供多方面优势与条件。当前黄山市体育事业具备较为坚实的群众基础,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基本健全,全民健身活动形式丰富多样,竞技体育基础牢固,青少年体育发展全面,体育产业基础扎实,体育管理体系和法治体系建设相对完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业态融合为加快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稳步推进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持续打造运动休闲健康城市,推动黄山市体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面临挑战:现阶段黄山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与体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尚未完全覆盖到广大农村,公共体育供给社会化、专业化、智慧化运作机制有待完善,国家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有待增长,体育社会组织、体育场馆等体育资源仍待高质量开发。竞技体育优秀后备人才底盘较小,职业体育体系尚需培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体育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渠道和数量不足,本土体育企业规模小、结构单一,体育中介组织机构较薄弱,体育品牌提升不够,体育消费产品缺乏,重大体育项目、体育基地间尚未形成发展合力,体育产业结构与发展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运动休闲健康城市的争创与建设过程中,亟需科学精准定位,并建立起符合黄山市自身特色的体育竞争优势,完善服务设施,推进体育产业创新转型,促进“体育+”产业链全方位发展。
二、“十四五”时期黄山市体育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建议的重要论述,全面学习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以及考察安徽时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积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立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以黄山市成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为契机,深入实施“体育+”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打造运动休闲健康城市,增强人民群众体育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体育助力黄山建设成为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到体育发展为了人民,体育发展依靠人民,体育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充分发挥区域体育绿色低碳优势,着重培育体育健身休闲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旅游市场等体育服务产业市场,开辟体育发展的新路径,注重节能环保,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逐步打造健康、休闲、绿色的体育生态圈。
——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深化对新时期体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创新模式,加快体育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体育管理由经验性向科学性转变,积极探索具有黄山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
——坚持统筹协调。群众体育是发展基础,竞技体育是极致追求,青少年体育是强国之本,体育产业是动力源泉,四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体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区域体育的联动发展。
——坚持开放融合。立足黄山市的体育资源优势,拓宽视野,紧跟长三角区域联动等国家政策,促成跨区域合作发展,加强国内外体育文化交流互动,推进产业融合进程,不断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以互利共赢为纽带,构建新型利益共同体,不断深化体育、旅游、文化、康养等相关业态的融合发展,拓展体育产业发展新空间,构建开放融合新格局。
——坚持消费引领。坚持多元化、差异化、特色化和现代化发展思路,注重高端产品研发,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打造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体育产品。以高品质的体育服务产品为基础,激发居民体育消费需求,带动体育产业优化升级,探索都市型体育消费特点与规律,提升黄山市整体体育发展水平。
(三)主要目标
切实提高黄山市体育发展总体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构建与黄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加强体育强市建设,加速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推进体育“融杭接沪”步伐,打造运动休闲健康城市。2035年建成体育强市,全市体育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便民化、智能化,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体育文化交流合作更加活跃全面,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群众体育迈上新台阶。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供给,优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壮大社会体育人才队伍,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2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8平方米。积极推进迎新年登高大会、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等全民健身品牌活动的开展。建设市、县(区)两级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实现科学健身服务常态化。重点推进黄山市体育会展中心的投融资、选址动工等前期工作与后期运营。完善场馆体系和社区15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推进社会足球场地、体育公园等全民健身公共智能健身场馆和智能体育公园的升级建造。发挥市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的服务功能,推动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便民化。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实现社区健身中心100个,全市县级以上体育协会、俱乐部160个。
——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完善竞技体育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训练和备战体系,提升黄山市竞技体育整体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开设体育后备人才训练机构。积极承接“省队市办”工作,推进“市队县办”“市队校办”工作。把竞技体育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立同江、浙、沪项目队长期联训和培养机制,完善人才梯度和竞技体育保障体系。持续优化训练参赛项目设置和资源配置,巩固和扩大游泳、田径、跆拳道等传统优势项目,强化竞走、自行车、网球等潜在优势项目,扎实推进足篮排项目发展。积极备战省运会,努力实现金牌总数、团队总分超上届。新增轮滑、橄榄球、拳击、激光枪射击、手球等项目布局,营造良好赛事氛围,全力办好黄山市运动会。
——青少年体育探索新模式。深化体教融合,强化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构建青少年体育组织体系,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青少年身体素质明显提升,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实现县(市)体校全覆盖,建成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小、中、高一条龙体系。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的青少年体育组织体系,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户外营地,体育人才基础更加雄厚坚实。建立衔接有序的社会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吸引社会力量办赛,丰富赛事内容,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提升竞技水平,推进青少年体育法制化建设。
——体育产业开创新格局。以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为契机,推进 “体育+”战略,建立与黄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产业发展体系,持续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医疗、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形成以体育服务业为龙头,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建筑业为补充,竞赛表演、体育旅游、运动康养、体育会展为主要业态,产业示范基地、体育特色小镇、营地驿站、场馆设施为载体,智慧体育、体育科技为支撑,全域联动、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十四五”期间,黄山市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体保持增长,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 2%以上,在引进和申办国际国内知名体育赛事、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IP上取得较大突破,打造“中国黄山绿水青山运动会”“环黄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品牌,积极引进知名体育俱乐部、企业,设立体育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增加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投放额度。
三、“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重点任务
(一)发展全民健身,助力健康黄山建设
1. 高质量供给全民健身服务
完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完善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着力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和15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严格落实国家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套全民健身设施标准,推进乡镇、行政村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升级改造,积极推动体育公园建设。因地制宜,利用厂房、建筑屋顶等空间,建设类型丰富的“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加强公共滑冰场等场地场所建设,推行小型体育场地设施普惠工程;统筹学校和社会资源,优先在学校、居民区及其周边建设体育场馆新建项目,推进社区健身中心标准化方案与体系建设;打造市、县(区)步道系统和自行车路网。到2025年,建成350个全民健身场地设施,10个体育公园,步道、绿道1000公里以上,开发利用徽州古道200公里以上。
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供给。以举办体育赛事节庆活动为有效途径,倡导群众健身参与,培养黄山全民健身氛围。以“全民健身,健康黄山”为主题,构建“品牌赛事+特色”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发展健身走、骑行、越野、武术、球类、广场舞、工间操等项目,积极开展水上、冰雪等时尚运动项目,提高群众参与度。统筹考虑开展全龄人群体育活动,加大对特殊人群的健身服务供给。结合黄山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开展健身气功、武术、门球等单项全民健身赛事,举办社区运动会、民俗体育赛事,开发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体育赛事活动,实现年均举办全民健身各类活动800场。
壮大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大力发展体育类社会组织,壮大各级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社区健身团队等组织,重点培育扶持晨晚练点等在基层开展体育活动的社会组织,建立遍布城乡、规范有序的全民体育健身组织网络。加强基层组织及活动数据统计工作,做到网格化管理。落实资金扶持、政府采购服务等帮扶政策,激发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活力。建立健全体育社会组织的考核和管理办法,推进体育社会组织社会化、实体化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增强社团组织的社会服务水平,提高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和水平。
推进体育设施全面开放。盘活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等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提高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和利用效率,鼓励各体育设施场馆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市民有序开放。健全补贴奖励机制,体育场馆自用房产和土地,可按规定享受有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体育场馆及健身休闲设施使用水电气热价格享受一般生活价格。
2. 积极培育全民健身意识
加强全民健身文化宣传。宣传推广“运动健身治未病”“运动是良医”“体育锻炼让健康寿命更长”等理念,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引导人们树立体育健康观。以重大体育赛事及各种节庆体育活动为抓手,加强全民健身活动的社会宣传,开展“终身体育”教育,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加快形成家庭体育的社会支持网络,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家庭体育服务资源,依托社区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公园等设施为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及家庭提供健身指导等配套服务。体育锻炼成为市民普遍生活方式。
引导居民加强居家锻炼。发挥新安医学优势,挖掘推广针对不同身体状况、体质健康状况、年龄阶段人群的居家运动健身方法,推广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简便易行、科学有效的居家健身方法。倡导居民养成居家运动的良好习惯,鼓励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积极参与锻炼,营造自觉锻炼、主动健身、追求健康的社会新风尚。
培育社会体育人才队伍。配足配齐社会体育指导员,推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考评制度,每年对全市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评选表彰。积极引导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建设,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与保障体制,发展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科研人员、专业社工等积极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3. 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
加速智慧体育场馆改造。融合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5G等新信息技术,更高标准加速智能场馆和社区健身中心建设,推动体育公园、健身步道智能化建设。鼓励体育场馆创新使用新能源设施,建设绿色场馆。探索搭建公共体育场馆交流互鉴、资源共享、服务推介、普惠群众的软件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公共体育场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加快体育智能服务站建设。推进“互联网+健身”,推动各类体育资源向统一平台迁移和集成,使全民健身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精准。打造覆盖全市公共体育场馆查询、健身交通地图、场地预订、公共体育设施远程监管与报修、全民健身活动信息、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服务等内容的黄山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体育智慧化服务水平。
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水平。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体系”,推进体质监测常态化,定期与不定期为市民系统地进行体质测试,年均监测人数达8000人。建立黄山市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分批试点、逐步实现市民体质测试数据与健康档案数据共享,推动体质监测成果向科学健身转化。依托国民体质监测网络体系,推进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建设,结合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与运动健身促进服务,提高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专栏一:全民健身提升工程
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市体育局牵头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创建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搭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做好居民服务“一卡通”涉及公共体育场所管理中的应用开发,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卡在公共体育场所入场、缴费以及补贴发放等方面的应用开发。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重视全民健身事业资金投入机制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体育公园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集各类运动场地和设施,具备体育健身、运动休闲、赛事经济和娱乐休憩等多重功能的体育公园。 智慧体育二期项目:建设覆盖全市社区、乡镇的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和智能健身设施,推进全市体育场馆智慧化管理,提升中心城区健身步道,推进黄山、齐云山登山步道智能化建设,建成各类智能健身公园。 长三角城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共同推动市民卡统一标准和互通使用,不断拓展文化体育场所通行等“一卡通”功能,积极融入杭州都市圈及长三角地区。 |
(二)坚持强基固本,提升竞技体育实力
1. 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
探索开放办体育新模式。坚持“奥运争光”战略,积极备战省运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竞技体育格局。推动省市合办项目队以及市队办、合作办、社会办等多样化组建模式,鼓励企业、协会和优秀运动队联合创办职业体育俱乐部。以田径、游泳、跆拳道等项目为重点,结合黄山市资源禀赋,推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赛事举办等互促共建,形成发展合力。
优化运动队项目结构。科学规划运动项目布局,扎实推进省运会备战训练工作和市运动会举办工作。做强田径、游泳、武拳(重竞技)等黄山市传统优势项目,从政策、人才、经费等方面加大对“冲金”潜力项目的研究与支持,推动项目协调发展。对照奥运会、全运会项目设置,立足黄山市竞技体育发展实际筹建备战队伍。积极谋划冬季项目发展规划,发展冰球、轮滑等运动项目,推动冰雪运动项目训练场地设施建设,推动全市冰雪和类冰雪项目普及和发展。
壮大教练员和裁判员队伍。积极引进国内知名高校的远程教育教学,加强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健全教练员竞争上岗、激励和考评机制,依托省内外高校资源、“长三角教练员培训基地”和“长三角教练员学院”,加强区域内训练管理经验和方法的交流,提升教练员队伍的科学化及专业化水平。进一步规范裁判员管理,发挥单项运动协会作用,设立各项目裁判员委员会,完善裁判员注册、级别晋升、选调、业务培训、推荐使用、执裁考核等管理机制,全面提升黄山市专业教练员和裁判员数量和质量。
2. 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
积极推广“三大球”项目发展。持续扩大足球、篮球、排球场地数量和面积,全面推动“三大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积极探索黄山特色“三大球”发展道路,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训练、竞赛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三大球”与基础大项实现均衡发展。引导市场成熟度高的项目走职业化道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职业体育,初步形成多元化职业体育赛事体系,加强对职业体育发展的引导和监管,建立良好的“三大球”联赛秩序。实现校园足球、新兴足球学校、足球俱乐部、社会足球等各种途径衔接贯通,完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持续扩大“三小球”项目优势。继续增加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场地及场馆数量和面积,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大力发展“三小球”项目,充分挖掘项目发展潜力和价值。充分发挥运动项目协会的行业管理职能及专业性、权威性,扩大其自主权,引导社会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投入,推进“三小球”运动项目的市场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鼓励“三小球”俱乐部建设,支持俱乐部参加各级各类职业联赛,完善黄山市“三小球”赛事体系。积极向国家队、省队输送“三小球”优秀人才,不断提升黄山市“三小球”竞技实力。
加快推进高尔夫运动发展。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引导,推进高尔夫运动市场化发展。支持高尔夫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基地建设,争上游、创佳绩,提高高尔夫运动队整体竞技实力。鼓励有条件的高尔夫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参与共建国家队,依托黄山市雨润旅游度假区等场地设施,建设国家训练基地,以优秀运动员为代表,打造黄山高尔夫特色名片。
3. 建立科学有效的训练及备战体系
创新运动员培养体系。调动社会各方资源联办共建运动队的积极性,实现办队效益、社会效益和竞技成绩的融合统一,拓宽运动员培养渠道。争创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共建、提高综合服务保障水平。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推进训练基地网络体系建设和智能化科学训练基地建设,把优秀、有潜力的运动员送到江、浙、沪等有高水平训练条件的运动队,同训同练,强化训练监控,力争输送更多高水平运动员进国家队、省队。
构建多元化备战体系。积极组织开放办体育,充分发挥社会体育协会、组织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形成开放、多元、可持续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制定社会力量建队、办赛的激励政策和管理办法,激发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备战管理活力。研制出台省十五运会备战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完善运动员选拔、训练基地建设管理、运动员教练员交流管理等具体政策,进一步调动运动员、教练员、运动队团队人员的备战积极性。
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机制。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健全各项目队绩效评估和奖励机制,切实维护和保障运动员的相关利益以及社会医疗保险待遇。坚持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并重,落实优秀运动员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有关政策,加强运动员在役期间的文化教育工作,提高运动员基础文化水平。做好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工作,引导和支持运动员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鼓励退役运动员积极从事全民健身、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等工作。
(三)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
1. 强化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
构建“体教融合”长效发展机制。推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全面落实,制定《黄山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形成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制度,推进黄山市青少年体育工作新格局。积极鼓励各高校、中小学校、体校与社会、政府合作推进“体教融合”工作,发挥体育、教育资源互补优势,构建运动训练与优质文化教育相融共生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乡村青少年体育教育,推动“体教融合”工作深入乡村地区。
提升青少年体质水平。以“体教融合”为导向,贯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和“青少年体质强健工程”,抓好重点项目推广,鼓励各县(区)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推广田径、足球、篮球及冰雪运动项目。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青少年掌握1—2项受益终身的运动技能。以青少年为重点开展体质监测和干预,实现青少年运动能力测评常态化,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范围,切实提高青少年体质。
鼓励各级各类体校改革发展。开展市、县体校改革工作,建立新型体校,开展市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评定工作,配齐培优教练员,保障训练经费及场地设施。构建体校联合办学、市队校办等青少年体育发展新模式,推进全市各体校和普通中小学共建工作,形成多元化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以向市优秀运动队输送为核心指标的教练员绩效评价体系,积极引入优秀退役运动员进中小学校、体校担任教练员,为培育体育尖子生、运动员选拔奠定师资基础。
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推动运动项目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普及,建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动态评估机制。积极创建田径、游泳、体操、跆拳道、手球、橄榄球、拳击等项目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构建1+X(1高中+3初中+4-6小学)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支持优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教育和体育部门共同对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进行评估,给予相应政策支撑。
规范社会体育培训机构建设。加强体育培训机构业务资格认证,加强体育培训市场监督,加强业务培训,推动体育培训机构市场化运行机制建设,完善各级体育部门向体育培训机构购买体育赛事、训练、培训等服务流程,推动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2. 健全青少年体育组织体系
持续培育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鼓励发展、新建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立衔接有序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探索成立全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合会。以各类单项体育协会为基础,依托各级各类体校及体育场馆,发挥专业及场地优势,吸引社会资本兴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增加青少年会员数量。鼓励学校与俱乐部合作培养办学,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指导,普及体育运动技能。
积极打造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开发各县(区)自然和文化资源,联合各级各类学校推进“体育+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鼓励扩大基地规模、提高质量、发挥示范及带动效应。中部运动休闲发展,以黄山区、休宁县、黟县为核心,打造自然风光、户外运动和文化教育一体化的教育基地;东部采风文化及民俗体育发展,以歙县、徽州区为核心,打造集文化研学与体育民俗体验等为一体的古城运动休闲集聚区;西部生态运动发展,以祁门县为核心,打造集户外探险与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生态运动集聚区。
引导组织冬夏令营研学教育。依托黄山市户外运动基地和营地设施,开展高尔夫、网球、篮球、皮划艇等体育培训,推进社会培训机构组织青少年专业户外冬夏令营活动,争创省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鼓励企业投资开发集拓展训练、研学教育、科普科考、自然探险于一体的体育教育旅游产品,打造多梯度青少年户外研学拓展的综合教育基地。
3. 创新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
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完善黄山市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扩大赛事规模,提高赛事质量。建立中小学校相互衔接的体育赛事体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内比赛、周末组织校际比赛、假期组织跨区县及市级比赛,完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注重职业联赛、区域等级赛事、青少年等级赛事、校园赛事的有机衔接,实现竞赛结构科学化。
改革青少年体育办赛体系。以足球、篮球、排球、冰雪等项目为引领,加快推动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各级体育部门通过购买服务、资金补贴等方式,将市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交由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承办,打造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合会,推动黄山市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大会等赛事开展,提高社会参与度。
健全青少年体育赛事监督体系。坚持公平竞赛,树立良好赛风,加强赛事安全秩序监管,引导文明观赛。健全裁判员公正执法、教练员和运动员遵纪守法的约束机制,有效防范竞赛中违法犯罪行为。推进青少年体育管理信息系统与科学选材监测站建设,提升青少年体育科学化管理水平。
(四)释放“体育+”效能,增强体育产业活力
1. 激发体育消费潜力
培育体育消费观念。加强黄山市体育宣传,从宣传渠道、宣传模式及宣传内容出发,营造良好的体育消费氛围。普及日常体育锻炼,引导消费者形成体育爱好与消费习惯。依托户外运动基地、营地及赛事活动场地,开展小型单项运动项目用品展示、体育用品日常展览、体育赛事配套用品展示,通过体育会展活动引领,激发群众体育消费需求。
丰富体育消费业态。重点支持消费引领性强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大力发展健身休闲消费。打造体育商业综合体,发展体育会展经济,举办体育消费节,拓展“体育夜经济”“运动康养”“体旅文创”“产业设施”等体育休闲新业态、新产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依托高质量品牌赛事,积极引导观赏型体育消费,打造便民亲民、功能复合、服务优良的体育消费新业态。
壮大体育市场主体。优化市场环境,完善政策措施,成立黄山市体育产业促进会,提升体育产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市场发展。放宽体育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鼓励大型体育赛事充分进行市场开发。完善体育产业投融资政策,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和发展基金,支持成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扶持具有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培育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举办中国黄山户外运动嘉年华等综合性活动,结合体育论坛、项目培训、冬夏令营等多种形式,搭建体育产业发展平台。
推动体育彩票健康持续发展。把体育彩票市场培育作为全域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整合资源,上下联动,狠抓风险防控,实现体育彩票高质量发展。夯实体育彩票发展基础,大力推进体育彩票网点质量建设,丰富产品种类,优化产品结构,积极传播体育彩票正向价值观,促进全市体育彩票销量持续增长和体彩公益金筹集能力不断增强。推动责任彩票建设,坚持依法治彩,依法管彩,加强公益金使用管理与绩效评价,推动体育彩票健康持续发展。
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加强黄山市与长三角城市群、杭州都市圈的合作,借力杭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活动,推出系列体育旅游产品,重点推出“黄山十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黄山十大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等旅游产品。推动“体育+康养/医疗”深度融合。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支持和鼓励以中医养生、运动康养为主要内容的基地建设。推动“体育+科技”深度融合。依托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构建覆盖全市的“智慧体育”网络服务平台,推进体育领域的数字化建设。促进“体育+研学”深度融合。依托徽州文化和山水自然资源,结合黄山市户外运动基地和营地设施,引进研学旅游知名企业及知名高校,开发差异化、层次性体育研学精品课程,创建体育产学研基地,推动产学研基地标准化认定,打造高水平户外研学拓展综合教育基地。
2. 完善体育赛事体系
申办国际高端赛事。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全国各单项协会、长三角区域中体育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马拉松、骑行、水上、电竞等各类国际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实现资源集聚,利用高规格赛事提升黄山市体育属性城市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培育自主品牌赛事。整合提升现有赛事资源,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户外运动赛事和节事品牌,做精做专具有一定规模影响力、体现黄山特色的自主品牌赛事。做大做强登山、骑行、论剑、马拉松、越野、水上等系列大众型精品体育赛事,打响中国黄山绿水青山运动会、环黄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品牌,培育黄山马拉松及电子竞技竞赛品牌。
鼓励社会力量办赛。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培育品牌赛事,打造黄山名片。鼓励社会力量办赛,充分发挥市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每年向社会推出一批赛事活动购买服务清单,支持各类协会、俱乐部、企业和个人在黄山注册举办或共办各类职业性、群众性赛事活动。
建立赛事评估机制。完善第三方赛事评估体系建设,提高赛事管理规范化水平。增强风险应对能力,保障赛事安全,加强体育专业人才的安全培训,施行赛事安全保障评估的“一票否决”和“熔断”制度。建立赛前风险预防机制,有效辨识和分析赛事举办各环节的危险因素,为防范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赛中对赛事过程进行监控和跟踪,保证赛事成功举办。赛后评估赛事的目标、执行过程、效益的完成度,逐步建立大型体育赛事奖惩机制,优化体育赛事市场化运营环境。探索与国内大型保险机构合作建立符合本地区域特色、赛事活动特色的保险服务平台,规范体育保险服务。
创新标准化体系建设。依托中国黄山绿水青山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推进赛道及社区健身中心标准化研制工作,探索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与行业协会合作,研制自行车赛道、竞走赛道、登山道赛道、智能赛道建设标准,探索制定社区健身中心建设标准,推广黄山市社区健身中心建设经验。
3. 优化体育产业集群
优化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削减体育产业项目相关审批事项,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完善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多元力量参与场馆设施建设,开发高品质公共体育产品,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完善体育组织、体育企业、从业人员等的行业信用体系,形成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推进搭建体育产业载体。紧抓区域特色,推动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示范项目)、汽车自驾运动营地等重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的规划建设。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提升科技产品比重,丰富基地运营内容,争创国家、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推进黟县山地车户外运动基地、奇瑞黄山露营地、新安江百里大画廊水上运动基地等建设,加快与国家队联合建设全国越野跑竞赛运动训练基地、水上运动基地等项目。
积极建设体育产业园区。延伸拓展体育产业链,积极引进体育用品生产制造、体育康复产品等生产企业。以2022北京冬奥会为契机,促进冰雪场馆建设、冰雪培训、冰雪器材装备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大产学研一体化,促进体育科技成果应用推广,鼓励设立各类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吸引知名体育组织和企业总部、中小微企业入驻园区。
构建全域户外网络体系。坚持以供给为引领,技术升级为导向,打造多样化户外休闲产业集群,完善山地、森林、低空、水上户外运动基地立体网络建设。将户外运动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紧密融合,鼓励户外运动与体验教育融合发展,打造多梯度青少年户外素质教育基地。依托丰富水上自然资源,联合赛艇协会、皮划艇协会等组织,积极开发全龄友好型水上运动项目。支持各地开发建设古道、徒步道、骑行道、自驾车道等休闲道路设施,整合四道资源,以驿站、营地为联系点,以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旅游风景道为联接,打通全域体育旅游目的地、基地、营地小镇和景区景点,实现与长三角自驾系统无缝对接,建成自驾车营地(驿站)30个。
专栏二:体育产业升级工程
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成立黄山市体育产业促进会,举办体育消费节,发放体育消费券,拓展体育休闲产业链,打造体育消费新业态,创新开展体育消费统计。 高端赛事品牌:申报举办国际性、区域性高端体育赛事,打造中国黄山绿水青山运动会、环黄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提升中国黄山登山、骑行、论剑、马拉松、越野、水上五大自主系列赛事品牌。 电竞竞赛产业培育工程:培育电竞品牌赛事,推广电竞互动体验。加大资金投入,培育电竞运动员、裁判员等专业人才,推动电竞竞赛产业科研开发,积极搭建电竞竞赛训练基地。 体育特色小镇:积极推进歙县桂林网球运动小镇争创省级体育特色小镇工作,持续培育篮球、高尔夫、户外等类型多样化的体育特色小镇。 基地实体化建设:完善黟县山地车户外运动基地、奇瑞黄山露营地等建设。推进与国家队联合建设全国越野跑竞赛运动训练基地、水上运动基地等。 体育产业园区建设:引进体育用品、体育康复产品等生产企业,鼓励设立各类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科技孵化园,吸引知名体育组织和企业总部、中小微企业、体育科创企业入驻园区。 全域户外网络体系:支持各地开发建设古道、徒步道、骑行道、自驾车道等休闲道路设施,以驿站、营地为联系点,以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旅游风景道为联接,打通全域体育旅游目的地、基地、营地小镇和景区景点。 |
(五)培育体育文化,强化区域交流合作
1. 传承传统文化
加强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推广和创新,依托古村落、古建筑、非遗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和传承以传统武术等为代表的具有徽州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规划建设文化遗产依托型、徽州生活方式体验型度假地,宣传营销黄山市运动休闲健康城市品牌、展示地方特色文化和生态资源。利用城乡各自资源优势,适时推出黄山体旅民俗展示主题产品。
2.搭建宣传载体
依托体育品牌赛事、黄山市体育产业促进会等各类平台促进体育文化交流。联合高水平、强竞争力的文化园区与产业基地,打造集体育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黄山体育文化品牌活动。搭建体育文化推广展示平台,积极开展体育影视作品征集活动,推优体育影视作品,宣传体育精神,加大对外体育文化交流力度。借力“中国黄山户外运动嘉年华”等活动,推动黄山体育文化“国际化、时尚化、精品化、特色化”发展。
3.加强宣传与舆论引导
将黄山体育相关项目、赛事活动等信息通过线上、线下多平台多渠道进行宣传,加强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科普知识宣传,营造全民健身氛围,提升黄山体育影响力。打造赛事旅游宣传口号,提升黄山体育国际影响力。建立舆情反应处置机制,提高舆情风险防控意识,做好舆情监测、研判与处置工作。
4.构建区域交流合作新格局
充分利用黄山山水人文特色和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依托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通过赛、展、论、游等形式,深化长三角地区体育交流,积极拓展杭州都市圈体育文化交流合作,扩大体育朋友圈。加强体育互利合作,积极申办、举办、参加长三角地区赛事、论坛等活动。
(六)优化保障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 推进依法治体
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强化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做好体育法的宣传普及和实施工作。加强体育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体育行政执法水平。理顺体育行政部门、体育事业单位和体育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体育管理制度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育治理体系。按照体育规律与市场规律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体育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推动黄山市体育事业发展沿着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前进。
2. 建立反兴奋剂长效治理机制
坚决推进反兴奋剂斗争,加强对参赛人员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坚决做到兴奋剂问题“零出现” “零容忍”。建立反兴奋剂宣传机制,加大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的宣传力度,组织落实反兴奋剂教育工作,提升运动员与教练员科学训练、公正比赛意识,力争竞技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探索构建反兴奋剂综合治理协调机制,对市队、俱乐部、学校运动队等进行评估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各项奖励、保障、评估工作挂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建立部门联动的长效协调工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协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沟通,落实工作责任。积极融入长三角体育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保障区域性联赛和活动顺利进行,共同实现长三角体育一体化发展。
(二)加大政策保障
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实各项规定,研究制定符合黄山市实际的体育政策。政府通过直接投资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财政、金融、土地等的扶持,出台加快黄山市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措施,调动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的积极性,推动体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渠道多样化发展。
(三)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动态管理,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促进体育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和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体育项目建设,推动公益性体育事业发展。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共同打造合作平台,促进区域在体育资源共享、要素互补、赛事举办、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互动交流。
(四)落实监管体系
保证各级体育规划相互衔接,确保各层级之间目标一致。对城乡区域制定针对性目标任务、区别性考核体系和政策措施,实现以体促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完善规划监督体系建设,跟踪分析规划实施情况,对发展指标进行逐年逐项分解,实施本规划年度监督、中期评估和终期检查制度,为调整目标任务和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奖优罚劣,激励先进,形成在全市体育系统狠抓落实的良好风尚,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黄体〔2021〕69号关于印发黄山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通知.pdf